教学能力比赛­­­­­100个现场决赛答辩题库及答辩要点!重磅收藏!

现场答辩常见问题汇总

01 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按照职业学校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实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举办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3.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

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认证管理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分层规划,完善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审核、选用、使用、更新、评价监管机制。引导地方、行业和学校按规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

4.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教师、课程、教材、教学、实习实训、信息化、安全等国家职业教育标准,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出台更高要求的地方标准,支持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参与制定标准。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督导,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健全国家、省、学校质量年报制度,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审查抽查,提高编制水平,加大公开力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将其作为批复学校设置、核定招生计划、安排重大项目的重要参考。

02 如何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1.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

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2.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

职业学校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严禁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

3.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

各地要把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乡村振兴规划制定的重要内容,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 财政 土地 信用”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作为各类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参考。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校企合作成效作为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支持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加快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03 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与常规人才培养相比有哪些特点

主要有三个特点:

1.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

通过实施专项计划,探索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规律,形成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增强工程基础、通用技术、行动能力培养培训,增强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实训实践,增强工程思维、工匠精神、人文素养交叉融合,贯通培养现场工程师,形成为工程技术人才紧缺领域储能赋能的新机制。

2.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首先由产业部门遴选一批企业,设立学徒岗位、明确岗位要求,选派技术骨干承担专业课教学,指导岗位实践,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教育部门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目标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新生态。

3.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

校企共建以高层次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现场工程师学院,校企签订学徒培养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职工或见习职工身份享受相关待遇,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学徒培养和员工职业教育。创新工学交替、育训并举的学徒培养培训模式,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灵活组织教学,设计工学交替课时比例安排,校企合作开发优质课程及数字资源,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

04 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学习情境。

2.开展学习竞技活动。

3.高质量提问,简洁的回答。

4.适当鼓励,并且激励。

5.与学生偶尔谈心。

6.思路清晰,清楚讲解。

7.及时询问学生学习情况。

05 如何优化教学内容

1.依据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依据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包括岗位工作需求、职业技能考证等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教学内容的舍取上,要对与教学目标、目的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进行删减;在教学内容的组合上,要难易和深浅程度搭配合理。如教学目标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就要围绕基本技能多安排练习和操作,使学员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2.围绕教学内容的特性进行优化

教学内容的特性包含准确性、生动性、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应紧紧围绕这些特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例如,优化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理论观点的准确性,也包括事例、数据、图表等各种信息以及演示、示范、操作的准确性。又如,优化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不仅要授课方法生动,教学内容也要生动。因此,优化教学内容要做到“三精”,即精心构思、精选材料、精练文字。

3.结合学习者的实际进行优化

教员要紧贴教学对象的实际,尊重其个性发展规律,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深浅和顺序。在内容起点、深浅程度的确定上,要适当超出学员的认知水平,应有一定的难度,从而给学员适当的智力负荷,使学员处于有知可求的兴奋状态;在内容结构调整上,应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对于常识性内容或适合学员自学的内容,只提示大意即可,有意给学员留下思考与自学的空间;在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先理论后应用、先一般后特殊、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学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06 如何落实“赛教融合

专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系统衔接,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等,以大赛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例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赛教融合”模式在“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系统衔接,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等,以大赛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形成了“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突出的培养效果。

1.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使教学与大赛更系统地衔接,该专业将大赛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将单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设计成课程项目,将综合运用设计成学期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大二、大三阶段增设以“课程 学期”项目为特色的创新综合实践、技能大赛及X证书类拓展课程,打破了常规课程安排。此类拓展类课程采用导师指导、项目实施的形式进行。

2.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为解决大赛受益学生面窄的缺点,学校将大赛资源碎片化、项目化改造,并建设了基于大赛项目和X证书项目的网络学习课程和可实施理实一体教学的若干项目。该专业还以大赛平台和X考证平台为基础,围绕赛项项目和考证任务,编写了理实一体的校本教材、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教学文件。

3.将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

教师把指导竞赛中了解、应用的行业标准、规范融入日常教学和训练,使技能教学标准化、规范化,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融入评价体系,增加了经济性、安全性等指标,体现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要求,改变了教学评价中主观分占比大的弊端。

07 谈谈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流程

1.成立专家组织和工作组织。

2.梳理知识图谱。

3.开展资源建设。

4.资源评价与应用。

5.资源持续建设与更新。

6.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

08 智慧学习环境有什么特征

1.记录学习过程( Tracking learning process)

智慧学习环境能通过动作捕获、情感计算、眼动跟踪等感知并记录学习者在知识获取、课堂互动、小组协作等方面的情况,追踪学习过程,分析学习结果,建立学习者模型,这为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2.识别学习情景( Recognizing learning scenario)

智慧学习环境可根据学习者模型和学习情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资源和工具,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智慧学习环境能识别学习情景,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伙伴和学习活动,学习情景的识别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3.感知学习物理环境( Awarenes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智慧学习环境能利用传感器技术监控空气、温度、光线、声音、气味等物理环境因素,为学习者提供舒适的物理环境。

4.联接学习社群( Connecting learning community)

智慧学习环境能够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5.促进轻松的、投入的和有效的学习( Easy,Engaged & Effective learning)

智慧学习环境的目标是为学习创建可过程记录的、可情境识别的、可环境感知的、可社群联接的条件,促进学习者轻松、投入和有效的学习。记录过程、识别情景、感知环境、联接社群,以促进学习者轻松的、投入的和有效的学习既体现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技术特征,也是其功能需求,可以简称TRACE3智慧学习环境功能模型。

09 专业教师如何应对“1 x”证书试点

1.将“X”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和育人全过程,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逐步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X”的开放性对接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规划好自己的成长计划和职业生涯,争取更多的人生出彩的机会。

4.进一步加强自我能力提升,做到职业素养优良、专业技能过硬。

另解:

1.实现“三对接”

一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将“X”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融入课程体系和育人全过程;二是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对接,专业应对教学组织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统筹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体化等教学与培训模式,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重构学生学习和培训流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训质量;三是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对接,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评价结果可作为课程考试和证书考核成绩同时使用,做好考核的整体设计,考核内容要反映典型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强化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

2.践行“三教”改革

进一步加强自我能力提升,做到职业素养优良、专业技能过硬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构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拓展课程为基本内容的四元结构课程体系。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拓展课程实践化的基本思路;教材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开发方法和表现形式,采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立体化、活页式教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

3.构建高效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程的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广泛应用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10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有哪些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指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依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学习活动的过程。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任务设计、学习方法与策略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评价方法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其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其对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及升华。

具体原则:

1.学习目标能力化

学习目标明确了课程的出发点及归宿,学习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实际情况,学习者课程学习中的每一次努力就越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能够体现课程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特征;另一方面,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密切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因材施教”。

2.学习任务项目化

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载体。因此,学习任务的设计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学习任务设计包括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之间的依托与支撑、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结构、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的有机结合、学习任务与学习者的调整适应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设计,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这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3.学习情境职场化

学习情境是服务于学习的微环境,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方”。学习情境作为课程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物理、现实的,也是心理、人工的。从空间布局来看,传统的教室(包括实验室、实训室)布局多以教学为目的进行设置,更多考虑如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掌控与指导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实现岗位工作场景的模拟以及岗位工作过程的再现考虑较少。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不能有效感知外界环境对未来职业生涯所起的作用,也无法在心理环境中将“所学”与未来工作中“所用”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在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中,职业教育课程学习情境的改革也非常重要。

4.学习资源立体化

职业教育课程是整合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那么,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源,也应能够覆盖课程全过程的每一阶段,整合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也就是学习资源立体化。

5.学习评价过程化

在实施操作层面,评价方案应注意三个问题:

(1)评价主体;

(2)评价内容;

(3)评价方式。

另解:

(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原则;

(2)突出能力目标原则;

(3)项目载体原则;

(4)能力实训原则;

(5)学生主体原则;

(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原则。

11 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形成性评价分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进行中的评价六个阶段。

12 线上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1.做好言传身教

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精通专业,知识渊博,让学生真正学到专业(文化)知识;注重自我修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2.做好正确引导

梳理学科发展历史,介绍学科领域、专业、课程在中国的发展成就,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

3.更新教学内容

借热点时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热点时事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用学生们感同身受的时事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对培养和加强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构建和谐主义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加强纪律教育

授课过程中,严格对学生管理,让学生养成“自律”好习惯,让好习惯成为人生的幸运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以上4个方面可根据你的教学设计来具体化回答。

13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

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4.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14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应遵循什么逻辑思路

资源库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

“一体化设计”是前提,资源库建设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统筹资源建设、平台设计以及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

“结构化课程”是重点,资源库提供的标准化课程要贯彻专业教学标准、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展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网络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需要。

“颗粒化资源”是基础,库内资源的最小单元须是独立的知识点或完整的表现素材,单体结构完整、属性标注全面,方便用户检索、学习和组课。

15 教材是按什么要求选用的

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岗位工作要求选用教材。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选取具体要求如下:

(一)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必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高等职业学校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材须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国家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职业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和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

(三)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可在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

(四)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

(五)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认定意见的教材不得选用;

(六)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职业院校应严格遵照选用结果使用教材。选用境外教材,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16 工学一体化的课程开发

程序、开发流程是什么

1.课程框架设计

(1)行业企业情况分析:行业企业分析——(岗位)工作分析——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2)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行动领域——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2.课程方案制定

(1)课程标准制定;

(2)学习任务设计:设计教学(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评价。

3.课程资源建设

(1)建设师资队伍;

(2)建设学习资源:网络资源、课件、教案、音视频、题库、考核标准及工学一体教材开发;

(3)建设学习环境等。4.课程实施与评价

17 什么是五步教学模式

其基本过程是什么

“五步教学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目标导学

教师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次课所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源获得新知识,重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

3.问题探究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探讨学习疑难点。

4.反馈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互评,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拓展

18 课程有什么作用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5)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6)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

(7)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19 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原则

1.清楚聚焦

课程设计与教学要清楚地聚焦在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目标聚焦在这些学习成果上。教师必须清楚地阐述并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能力和境界,使他们能够达成预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实施原则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则。

2.扩大机会

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时间和资源上保障每个学生都有达成学习成果的机会。学校和教师不应以同样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给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而应以更加弹性的方式来配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让学生有机会证明自己所学,展示学习成果。如果学生获得了合适的学习机会,相信他们就会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3.提高期待

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执行标准,以鼓励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提升期待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高执行标准,促使学生完成学习进程后达到更高水平;

(2)排除迈向成功的附加条件,鼓励学生达到高峰表现;

(3)增设高水平课程,引导学生向高标准努力。

4.反向设计

以最终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课程与教学设计从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反向设计,以确定所有迈向高峰成果的教学的适切性。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要达成高峰成果需要什么。反向设计要掌握两个原则:

(1)要从学生期望达成的高峰成果来反推,不断增加课程难度来引导学生达成高峰成果;

(2)应聚焦于重要、基础、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课程或以更重要的课程取代,才能有效协助学生成功学习。

20 描述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及内容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3.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4.教学目标的陈述指明教学目标的分类系统。

21 阐释任务分析的内容

1.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的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以及其他支持性条件。

4.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

22 阐释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

1. 形成尊师爱生、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和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学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学任务。

2. 培养良好的课堂风气,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课堂规范。

3. 明确群体目标,促进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增强群体内聚力。

4. 正确处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促进班集体结构的完善。

23 阐释良好的教学目标陈述的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3.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4.教学目标的陈述指明教学目标的分类系统。

24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2.教师的人格结构。

3.教师的影响力。

4.教师的学生观。

5.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25 疫情状态下线上教学

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备平台:如钉钉直播 智慧职教,腾讯直播 学习通等。

2.备设备:备好电脑、手机、耳机线上教学的三大利器,配备畅通无阻的网络,可手写的电脑或白板。

3.备内容:课程教案、PPT课件、教学案例资料和题库,线上精品资源等。

4.备学生:对学生教材、电脑、手机、网络、纸笔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生施教,采取分类化、个性化教学。

5.备教法:借助于网络技术,开展签到、连麦回答问题、头脑风暴、讨论、问卷调查、投票、作业等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及时反馈信息和作业批改结果。

6.备“意外”:线上教学难免会出现卡顿、拥堵、断网等意外情况,针对这一系列情况,要做多手准备,准备备用直播平台,准备备用教学活动方式,准备备用提交作业途径等。

26 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

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2.要对线上教学的内容要有选择和调整,针对学生特点和网络环境设计网络课程内容。

3.要变“主播”为“主导”,引导学生掌握网络学习方法,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

4.要有基于学生立场进行教学改变:

(1)教师需要更明显的情感投入,把学生吸引到线上学习中来;

(2)适当变换,有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学生展示的教学方式的变,也可以有声音、图片、影像的呈现材料形式的变;

(3)要收集学生意见进而改进,使线上学习更有实效;

(4)安排活动,适当放慢教学节奏。5.要把握好教学的多与少、进与退的度。

5.要把握好教学的多与少、进与退的度。

27 描述加涅教学设计

原理的基本观点

1.学生不论学习何种学科,所习得的结果总是可归入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中。

2.每种类型的学习结果的内在性质不同,外在行为表现不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

3.为了使教学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学习研究基础之上,克服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选择的随意性,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即分析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类型,揭示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4.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导出教学过程(加涅称之为教学事件),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媒体,以及安排相应的师生活动。

5.对照目标检测学习结果,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提出修改教学的意见。

28 如何破解以分数

给学生贴标签的“唯分数”做法

.树立科学成才观念。

2.完善德育评价。

3.强化体育评价。

4.改进美育评价。

5.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6.严格学业标准。

7.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9 谈谈对课程的理解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广义的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对主题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30 学习理论的流派有哪三种

学习理论的流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种。行为主义认为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知主义认为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理论的流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种。行为主义认为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知主义认为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31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的是什么

成果导向教育(OBE)是以“学习成果”为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32 如何理解劳动教育

在职业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1.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一线实际劳动中增长才智、提升技能,实现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3.劳动是职教学子的立身之本,是实现人生出彩的光荣路径。当广大职教学子通过辛勤劳动、苦练技能实现人生出彩时,就能托起职教学子们的自信,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33 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要点是什么

1.确定学习成果

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既是OBE的终点,也是其起点。学习成果应该可清楚表述和可直接或间接测评,因此往往要将其转换成绩效指标。确定学习成果要充分考虑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与期望,这些利益相关者既包括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也包括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等。

2.构建课程体系

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对达成学习成果尤为重要。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能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要有明确的课程来支撑,换句话说,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能力结构有确定的贡献。课程体系与能力结构的这种映射关系,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体系的学习后就能具备预期的能力结构(学习成果)。

3.确定教学策略

OBE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而不是其输入,特别强调研究型教学模式而不是灌输型教学模式,特别强调个性化教学而不是“车厢”式教学。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每名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把握每个人的目标、基础和进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

4.自我参照评价

OBE的教学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上。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评价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个人的学习进步,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根据每个学生能达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赋予从不熟练到优秀不同的评定等级,进行针对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明确掌握,为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5.逐级达到顶峰

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确定出每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是从初级到高级,最终达成顶峰成果。这将意味着,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将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达到同一目标。

34 成果导向教育与传统教育

的比较有什么突破

1.成果决定而不是进程决定。

传统教育的课程教学严格遵循规定的进程,统一的教学时间、内容、方式等。教学进度是以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的假设为前提预设的,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学习,将被视为达不到教学要求。OBE的目标、课程、教材、评价、毕业要求等均聚焦于成果,而不是规定的进程。OBE强调学生从学习的一开始就有明确目标和预期表现,学生清楚所期待的学习内涵,教师更清楚如何协助学生学习。因此,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学习经验、学习风格、学习进度,逐步达成目标,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

2.扩大机会而不是限制机会。

传统教育严格执行规定的学习程序,就像将学生装进了以同样速度和方式运行的“车厢”,限制了学生成功的机会。OBE强调扩大机会,即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评价结果为依据,适时修改、调整和弹性回应学生的学习要求。“扩大”意味着改进学习内容、方式与时间等,而非仅仅延长学习时间。

3.成果为准而不是证书为准。

传统教育学生获得证书是以规定时间完成规定课程的学分为准,而这些课程学分的取得是以教师自行设定的标准为准。OBE获得证书是以学习成果为准,学生必须清楚地展现已达到规定的绩效指标,才能获得学分。将学习成果标准与证书联系起来,使得证书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而非只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的证明。

4.强调知识整合而不是知识割裂。

传统教育只强调课程体系,实际上是将知识结构切割成了一个个课程单元,每门课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界限清晰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被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只见大树、不见森林”。OBE强调知识的整合,是以知识(能力)结构出发反向设计,使课程体系支撑知识结构,进而使每门课程的学习都与知识(能力)结构相呼应,最终使学生达成顶峰成果。

5.教师指导而不是教师主宰。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

6.顶峰成果而不是累积成果。

传统教育将学生每次学习的结果都累积起来,用平均结果代表最终成果。这样,学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学习,就会影响其最终成果。OBE聚焦的是学生最终达成的顶峰成果,学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学习,只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带入其最终成果。

7.包容性成功而不是分等级成功。

传统教育在教学进程中的评价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最终成果也被划分成不同等级,从而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等级的成功者。OBE秉持所有学生都是成功学习者的理念,仅将学生进行结构性区分或分类,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创造各种机会,逐步引导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达成顶峰成果。

8.合作学习而不是竞争学习。

传统教育重视竞争学习,通过评分将学生区分开或标签化,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置于一种竞争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成功者和学习失败者之间不可能建立一种和谐互动的关系。OBE强调合作式学习,将学生之间的竞争转变为自我竞争,即让学生持续地挑战自己,为达成顶峰成果而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使学习能力较弱者得到提升。

9.达成性评价而不是比较性评价。

传统教育强调比较性评价,在学生之间区别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OBE强调自我比较,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比较。强调是否已经达到了自我参照标准,其评价结果往往用“符合/不符合”、“达成/未达成”、“通过/未通过”等表示。由于采用学生各自的参照标准,而不是学生之间的共同标准,故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不能用于比较。

10.协同教学而不是孤立教学。

传统教育将教学单元细化为一个个孤立的课程教学,承担每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很少顾及不同课程教学之间的协同效应。OBE强调教学的协同性,要求每一名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为了达到协助学生达成顶峰成果的共同目标,进行长期沟通、协同合作,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及评价。

(提示:在回答提问时因时间关系,只要回答以上10点加粗字体即可)

35 简述什么是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2.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错误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36 什么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主体的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强调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强调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旧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强调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7 网络环境下的

学情分析有哪些要素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当前学习起点的确定;

(2)学习风格的分析具体—序列型:喜欢动手、希望有序具体—随机型:喜欢探索、得出结论抽象—序列型:善于理解序列呈现的信息抽象—随机型:从演讲中抓住要点,理解意思;

(3)人际交往特征的分析。

2.网络环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教学(学习)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学习(教学)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3)学习(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以任务来驱动;

(4)学习(教学)过程是协商合作、共同建构的过程;

(5)学习(教学)成果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38 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有哪些特征

1.有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

2.有一个或一系列最终作品。

3.关注的是多学科交叉的知识。

4.强调学习活动中的合作。

5.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6.学习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究。

7.学习过程中需运用到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

39 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

的不同点是什么

1.精加工策略是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2.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3.前者是补充、扩充原有材料,后者提的是原有材料的共同特征。

40 如何搭建线上教学环境

1.搭建平台环境

借助学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在线教学课程。

2.丰富资源环境

丰富章节知识、章节检测、题库、音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3.建立沟通环境

建立师生教与学的畅通渠道,如超星学习通、QQ群、微信群,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4.构建教学环境

如腾讯课堂、钉钉、超星学习通等软件,通过摄像头 教学课件进行直播教学,采取教师教授 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随时观看学习;借助各种app,发布学习资料、实行签到、预习通知、考试、作业(作品)布置和提交等。

41 说一说现代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

2.教学设计必须基于有关人类学习的研究。

3.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4.教学要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设计。

5.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的影响个人的发展。

42 描述解决问题的教学外部条件

学习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即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必须有解决的可能性;问题要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学习内容还必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有现实的物资、人员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条件;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度”。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授。要形成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们要扮演新的角色,充当原认知性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在问题的界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过程中,理解要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可能的解释或解决办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是一个预设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问题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在界定、再次假设检验的过程。

解决问题学习更需要小组协作。尤其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时,受个体的能力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学生需要小组协作。

43 描述个体解决问题的

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

2.问题分类和表征。

3.确定问题的解决策略。

4.执行策略。

5.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44 教师如何评价学生

1.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及时具体

当你发现学生作业有进步或者有问题时,教师就应在当天的作业本上作一个评价;当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通过分析成绩及时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可以是单独谈话,也可以是公开分析,还可以是路上遇到学生的几句表扬和建议。虽然短短几句话的评价,但能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评价可以就事论事,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也可以概括地针对学生的某个阶段,或针对某个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的倾向性表现。

2.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既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适时、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成果等进行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3.要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拥有重新实践的机会

教师应该在最初的评价过程中,注重发展性评价,始终坚持“宽容、原谅、鼓励”的原则,让学生更加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倘若教师已经给学生否定的评价,就应该对之前的观点进行进一步阐述,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希望,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给学生重新实践的机会。

4.在评价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人而异评价

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较强的独特性与不均衡性,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加正确的、积极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人而异评价,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也要表扬他的闪光点,让学生对自己更加了解,从而树立自信心。

45 布鲁纳认知心理学

主要内容是什么

布鲁纳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

1.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往往与学生已经模模糊糊,或者清清楚楚地知道的知识相违背,或者是先前知识的替代,也可以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

2.旧知识的改造(转化):学生把信息转化为各种不同的方式,使之超出他们最初所给的事实,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3.检查知识是否恰当(评价):学生核查所用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合适当前任务,概括的是否恰当。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总是由一些片段组成的,而每个片段总是涉及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强调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46 简述科学取向的

教学论的教学目标观

1.学校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特殊实践活动。目标决定教学内容、过程、方式方法以及测量与评价。

2.教学目标必须以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界定。

3.为了指导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实施,必须依据合理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结果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紧密联系的。

47 线上教学如何做好考核和评价

1.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设定和达成度分析评价。

2.制定评价标准: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学习成果质量,制定可行的评价标准,明确每项评分依据、权重等,实现考核效果的公平合理。

3.明确评价构成:线上教学评价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纳入评价,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参与学习、学习取得的成果都要进行评价。

4.评价主体多样:设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等多样化评价。

5.依托信息化平台:借助课程网站、移动APP来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开展考核和评价,如学习通、智慧职教等。

6.分析评价结果:最后合理分析学生的成绩分布、学习难点等,以便制定教学策略。

48 凯利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迪克·凯利(DickCarey)模式(如图)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教学设计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教学目标。

2.选用教学方法。

3.开展教学评价。

49 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

分为哪三种类型

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即: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表征学习表征学习,也叫代表学习或符号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表征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等值关系。例如“杯子”这个符号,对初生儿童是完全无意义的,在儿童多次使用杯子的过程中,儿童的长辈或其他年长儿童多次指着杯子(实物)说“杯子”,儿童逐渐学会用“杯子”(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杯子。“杯子”这个声音符号对某个儿童来说也就获得了意义。再比如学习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图标等都属于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再比如知道了鸟的概念、哺乳动物的概念、圆的概念、力的概念等都属于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里的“北京”代表特殊城市,“中国的首都”也是个特殊对象的名称。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陈述,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里的“圆”、“直径”和“半径”可以代表任何圆及其直径和半径,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再比如学习勾股定律、路程计算公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等都属于命题学习。

[人物介绍]戴维·保罗·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 1918~2008)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先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39)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后又获布兰代斯大学医学博士(1943)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1950)学位。1950-1974年任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1975年转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与大学中心教授,1978年退休为名誉教授。后开办诊所,任精神病医生。曾获桑代克奖。

50 马杰认为一个好的行为目标

应具有哪几个要素

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它的一般模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也就是说,它要求陈述提供什么条件(刺激)和学生能做什么(行为)。马杰的行为目标三要素理论为:一是行为动词、二是行为条件、三是行为标准。

反映到教学上概括为以下三点:

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

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51 专业课如何挖掘思政元素

1.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思政元素。

2.可以从课程归属的行业、专业、学产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3.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4.通过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等,反思分析,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5.结合专业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国际国内时事挖掘思政元素。

6.从专业的学科发展史、工匠(大师)成长道路、教师个人经历等方面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52 韦纳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什么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53 研究性学习包括

哪三个最基本的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执行阶段。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54 描述个体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

2.问题分类和表征。

3.确定问题的解决策略。

4.执行策略。

5.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5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

2.规范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3.合理安排学时。

4.强化实践环节。

5.严格毕业要求。

6.促进书证融通。

7.加强分类指导。

56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有哪些程序

1.规划与设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2.调研与分析

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3.起草与审定

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学校组织由行业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提交校级党组织会议审定。

4.发布与更新

审定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程序发布执行,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学校应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及时优化调整。

57 现代学徒制工作内涵是什么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试点院校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

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各地要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要切实推动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试点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探索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58 教学设计和教案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2.特征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教案具有科学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

3.内容不同

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和教学反思等要素。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4.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59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教师的领导方式。

2.教师的移情。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4.教师的焦虑。

另解: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1)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好坏;

(2)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

(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60 如何选取实训教学内容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

2.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内容选取教学内容。

3.结合相关职业技能考证选取教学内容。

61 专业课程中如何落实

“课证”融通

1.专业课程与企业认证(证书)对接。

2.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对接。

3.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对接。

4.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对接。

62 描述问题解决教学

的外部条件

1.学习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

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即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必须有解决的可能性;问题要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学习内容还必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有现实的物资、人员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条件;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度”。

2.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授

要形成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们要扮演新的角色,充当原认知性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在问题的界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过程中,理解要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可能的解释或解决办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是一个预设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问题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在界定、再次假设检验的过程。

3.解决问题学习更需要小组协作

尤其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时,受个体的能力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学生需要小组协作。

63 简述制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的功能

1.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2.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3.指导学生学习。

64 论述现代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

2.教学设计必须基于有关人类学习的研究。

3.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4.教学要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设计。

5.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

65 简述良好的问题的特征

结构良好的问题指提供了解决问题充足的信息,包括可以运用什么规则和概念、求解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等要求,问题的解法相对确定,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

66 说说对学习环境的理解

1.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2.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条件。

3.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

4.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

5.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一种动态概念,而非静态的。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6.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

7.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生等因素的支持。

8.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

67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自我反思法

这是教学反思的常规方法,是每个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上完一堂课,或组织完一次教学活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教学反思。

2.问卷调查法

教师可将自己最想知道的一些上课问题设计成问卷,发给学生,请学生作答,从学生的作答上寻找问题,改进教学。

3.同行评课法

顾名思义,就是请同行听课、评课,在同行的评课中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4.录音法

这是专门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一种反思法。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上课时,可用相关的录音设备将自己的上课过程录制下来,下课后,反复去听,在听的过程中寻找问题。

5.录像法

现在的录像技术十分发达,教师上课的时候,可请他人将自己的上课过程录制成录像,下课后,抽时间反复去看、去琢磨。

68 说一说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总结活动。教学反思具有以下四个意义:

1.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寻找不足和缺陷。这是教学反思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教学反思,努力发现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缺陷,为今后改正、提高提供基础。

2. 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寻找自己教学的优势所在。教学反思,既要积极寻找自己教学上的缺陷、短板,以利改进,也要寻找自己教学上的优势,以利今后不断打磨、继续发扬,形成风格。

3.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反思之所以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述的第1、2两点上。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同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优势,有利于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打造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这里,不论是前一个原因,还是后一个原因,都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发现和总结相关的教学规律,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规律是具有科学性、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教学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教学依据。教学规律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教师从教学活动中发现、提炼出来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认真开展教学反思,并养成习惯,相信天长日久,你定会发现你自己教学活动的特点、规律,你定会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活动的特点规律。如此一来,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还能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教学研究的道路,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69 教学目标是如何评价和测量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它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要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素质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专业和课程特点,不能过空、过繁、过大,言之无物。“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学生和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为测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常采用提问检测、课内外作业和测验、展示完成的作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方法。对于每个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标,结合 1 X 证书评价标准和企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学生、企业导师的评价标准,针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开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企业导师评价。

70 课堂教学如何融入课程思政

1.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核准、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教学资源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2.要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

3.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5.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71 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创建高效课堂

1.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保障高效课堂

实施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学反思使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2.尊重个体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有差别的教学,引导和激励学生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教育和全面的发展。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形成更具活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4.转换评判角色,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判断,目的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2 学习环境包含的要素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1.物理学习环境。

2.资源学习环境。

3.技术学习环境。

4.情感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资源、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六个组成部分。

73 列举协作式教学策略

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促进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协作式教学策略有:

1.讨论策略。

2.角色扮演策略。

3.竞争策略。

4.协同策略。

5.伙伴策略等。

74 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

有哪些特征

1.有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

2.有一个或一系列最终作品。

3.关注的是多学科交叉的知识。

4.强调学习活动中的合作。

5.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6.学习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究。

7.学习过程中需运用到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

01 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

1.教学目标类型。

2.学生的特点。

3.媒体的物理特性。

4.学习情境等。

另解:

(1)教学任务,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

(2)学习者的能力,如感知接受能力、知识状况、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先前的经验、兴趣爱好和年龄等;

(3)教学管理;

(4)经费和技术;

(5)媒体的教学性能,如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76 描述问题解决教学

的外部条件

1.学习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

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即能够让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必须有解决的可能性;问题要具有解决的必要性;学习内容还必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有现实的物资、人员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条件;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度”。

2.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授

要形成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们要扮演新的角色,充当原认知性的辅导者,帮助学生在问题的界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过程中,理解要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可能的解释或解决办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是一个预设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问题界定、假设检验、评价、问题在界定、再次假设检验的过程。

3.解决问题学习更需要小组

协作尤其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时,受个体的能力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学生需要小组协作。

77 阐释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

1.当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情境时,通过课堂管理使学生迅速适应课堂情境的变化。

2.当课堂里出现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紧张时,通过课堂管理缓和与解决各种冲突,形成与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当课堂里出现纪律问题时,在课堂管理中所制定的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课堂行为准则有助于协调课堂教学步骤,排除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纪律。

4.当课堂里发生问题行为时,通过课堂管理调解学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减轻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健康。

78 三教”改革中教师个人要改什么

1.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2.在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3.重新解构和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把握。

79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反思从反思的内容上讲,可谓因人而异,丰富多彩。梳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十种内容:

1. 反思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恰当、合理。

2. 反思教学思路是否恰当、合理。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合理。

4. 反思教学手段是否恰当、合理。

5. 反思板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

6. 反思教学语言是否明确、简洁、幽默、生动。

7. 反思课堂提问设计得是否恰当、合理、科学、有效。

8. 反思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是否有效、高效。

9. 反思教学效果如何:是大,还是小;是有效,还是无效。

10.反思、提炼自己的教学思想。

80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思维的脑力活动。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感、能力、素质等方面发生变化。

2.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中利用案例、微课、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指导和点拔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上。

3.精心备好课

教师课前要备好课程标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学资源,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81 课堂教学主要做哪些分析

1.任务来源

分析通过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工作分析,确定工作任务,重构教学任务。

2.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职业证书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82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

经历哪几个阶段

1.榜样展现的事件。

2.集中注意。

3.保持从观察中获得的信息。

4.复现习得的行为。

5.在动机作用下重复已习得的行为。

83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库第一主持单位要联合参建单位对接职业标准、技术标准,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制定并实施适应“互联网 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2.基本资源

一般指涵盖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内容、覆盖专业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恰当,能够支撑标准化课程的资源。

3.拓展资源

一般指基本资源之外,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发建设的特色性、前瞻性资源。

4.培训资源

资源库应积极建设各级各类专业培训资源,遵循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服务于全体社会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培训。鼓励开展1 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开发符合相关标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资源和课程,支持学习者通过资源库学习,获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业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资源属性

库内资源应按照内容和性质全面详细标注属性,以便资源的检索和组织。资源形式规格应遵循网络教育技术标准。鼓励按《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识资源。

6.资源类型

资源类型一般包括文本类素材、演示文稿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库内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资源的占比。视频类素材注重叙事性和完整性,以“微课程”为主要形式,用于讲解知识点或技能点;动画类素材注重逻辑规律运动的形象表达,将抽象微观黑箱的概念可视化,用于演示抽象概念、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虚拟仿真类素材注重现场感和体验,主要用于展现“看不见、进不去、动不得、难再现”等不能开展现场教学的场景环境过程。

7.分层建设

库内资源应包含素材、积件、模块和课程等不同层次。素材是最基础的、颗粒化的资源单体;积件是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由多个内在关联的素材组合形成;模块以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为单位,由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的积件组合形成;课程由多个工作任务、技能训练项目等组合形成,包括逻辑合理、内容完备、周期完整的标准化课程以及满足不同需要、用户自行搭建的个性化课程。

8.资源冗余

库内的素材、积件、模块应在数量和类型上超出标准化课程包含的内容,以更好支持用户自主搭建课程和拓展学习。

9.支持服务

资源库内容还应包括但不限于:专业介绍、教学文件、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作业及测评系统、习题库(试题库)、企业案例、双师团队、就业与岗位、产品及文化展示、就业创业平台、企业网站链接,以及导学助学系统等。

84 教师如何开展信息化环境下

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

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开展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充分、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习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85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是哪些

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布鲁纳认知心理学。

1.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

2.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瓦根舍因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首先在物理和教学中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认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解构和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把握。

86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

基本原则有哪些

1.职业活动导向。

2.突出能力目标。

3.项目载体。

4.能力实训。

5.学生主体。

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87 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

88 如何开展“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

1.基于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强强联合,基于企业的岗位技能标准,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对接。要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置课程内容,要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计实践教学。

2.借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理念,攀登技能人才培养之巅;借鉴比赛理念,改革院校技能大赛。要着力赛课融通,引领教学改革。

3.加强证课融通对接行业标准:基于行业标准,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体系。对接行业企业证书,健全教学标准体系。

89 什么是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是老师通过特定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通俗讲,就是老师在上课时,并不直接把概念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老师已知”的概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和认真思考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清晰表达、他人交流的能力。

概念获得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组的观点。其基本程序是:教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将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的例子——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概念的运用与拓展。

通过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90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

1.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实际上就是要循序渐进。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每个学习单位的内容都是孩子能够轻松掌握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得到表扬的机会也会增多。一步一步慢慢学习,才是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受的鼓励最多的学习方式。

2.积极反应原则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为了课程进度,往往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或者自顾自的讲授知识,许多问题都是老师自问自答的假提问,学生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会让孩子们的积极性很是受伤。

3.即时强化原则

电子游戏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孩子完成一个任务,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一句赞美的话,或者是一个虚拟奖品,让孩子们欲罢不能。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奖励,不仅当时学习的兴趣高涨,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上瘾,爱上这项学习,就像斯金纳实验中的老鼠对触碰横杆上瘾,人们对玩游戏上瘾一样。按照脑科学家的研究,奖励和肯定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分泌出多巴胺物质,这会让人感到兴奋,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上瘾的根源所在。

4.自定步调原则

自定步调指的是孩子在进行学习时,可以随时调节自己学习的进度。比如孩子今天用学习机器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如果孩子感觉累了,就会直接把机器关掉,明天或者后面再继续学习。因此,孩子学习的进度或步调是自己可以自己设定。

5.低错误率原则

斯金纳认为,错误的行为往往导致惩罚,而惩罚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不大。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这种批评一方面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也没法让孩子学到正确的东西。“让孩子记住对的,比指出孩子哪里错了更重要。”如果老师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既让孩子学到了正确的东西,又维持了学习的兴趣。怎样避免错误频繁出现?那就是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不要超越孩子的能力,如果超越孩子能力太多,多半会错误较多,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91 林格伦将课堂纪律

分为哪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教师促成的纪律,是指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安排、规定和维护的标准下,所形成的纪律。它的实现不仅要求教师的指导、监督以及奖惩,还必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体贴,如同情、理解、调解、协助、支持和容纳学生的意见相配合。教师促成的纪律一般适用于低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对教师促成的纪律开始有不同的认识,反对教师过多的限制。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即同辈人集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要求。学生从上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就在他们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以同伴群体的集体要求和价值判断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同学也是这样做的”为理由来做某件事。在一个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为了不损害集体或与同学的关系,即使自己有困难,也会自觉遵守集体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由于某一特定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他们对任务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放弃。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也就是自律。学生把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或者任务促成的纪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地遵守,并把维护纪律作为自己的职责。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成熟水平向前迈进的标志。

92 教学中,从哪些方面

去诊断学生的学习起点

.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中本课程前导课程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2.课前通过与学生、授课教师、辅导员、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座谈、班会、个别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起点。

3.课中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相关信息来了解学生起点,及时进行分析,灵活地进行提问的调整、教学环节的重组、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

4.课后每一次的作业批改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是下一次课教学起点的有效依据。

93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分析

有哪些要素

精准教学需要收集、分析学习者的相关数据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借助大数据应用系统能够有效地收集、汇总、分析,而且更加系统和全面,从而形成了教育大数据。教师通过实时精准分析这些数据,就会发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行为、学习规律及学习效果,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精准实施教学策略,达到提高学习者学习成绩、优化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目的,因此大数据为精准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分析主要包括真实全面的数据采集、精准科学的数据分析以及精准高效的教学活动,主要环节:精准学情分析、精准教学设计、精准教学评价。

94 如何落实本课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1.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情行为方面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备课中首先考虑如何以认知的手段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做到以情导行。

2.按情意发展的规律设计教学

教师设计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开展多项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来内化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比如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让学生自己去争辩,经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就把基于情感情绪而产生的态度、价值观、倾向性,通过有机合理的整合,不断深化形成较为稳固系统的价值观。

95 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动作技能中有认知成分和肌肉协调成分,其学习阶段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和动作执行自动化三阶段。

2.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都属于技能,但二者学习过程和条件很不同。学习的第一阶段:对智慧技能而言是习得概念和规则;对动作技能而言,学生只要观察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表征。第二阶段:对于智慧技能来说,是变是练习,对于动作技能来说是将局部的动作联系起来,其练习时重复练习。第三阶段:对智慧技能来说,是概念和原理的运用,这种运用一般称为迁移,对于动作技能来说是动作技能的执行自动化。

另解:

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1)活动的对象不同

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慧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表现为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慧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做,再达到熟能生巧。但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慧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慧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慧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慧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总是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96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实施有哪些要求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职业院校校级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书记、校长及分管负责人要经常性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2.强化课程思政

积极构建“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3.组织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和教案

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制(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规范教学过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4.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5.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

适应“互联网 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6.改进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

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97 对具体概念的教学

教师应提供哪些教学事件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概念的例子。

2.同时呈现概念的正例与反例。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

4.为概念的练习提供情境与反馈。

98 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课堂行为

容易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1.课堂气氛有可能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致弱作用。

2.课堂气氛容易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或动作给学生提供暗示。3.课堂气氛还容易导致流行。

99 在进行规则教学时

教师应如何设计变式练习

1.注意变式例子的相对同一与变化。

2.注意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注意练习的分散与集中。

100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过程

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

保持过程:即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

运动再现: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

动机过程: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仅供参考,以官方发布内容为准!

编辑|郭志龙审核|王纪芳

教学能力比赛­­­­­100个现场决赛答辩题库及答辩要点!重磅收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0:25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0: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