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3月初,七名曾在或正在马斯克旗下的美国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工作的员工向媒体透露,该公司曾在2022年初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递交测试大脑植入设备的人体实验申请(俗称“脑机接口”),但遭到FDA的拒绝,FDA认为该实验存在安全风险。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bilibili

业内人士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将逐步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机器的存储和运算能力,融合人脑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以推动人工智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脑机智能融合,脑机接口也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

事实上,人机交互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分支领域之一,自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就深深的影响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进程,每一次人机交互技术的革新都会给互联网带来新的曙光。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bilibili

从人适应机器 到机器适应人

所谓人机交互,是指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流、互动。此处的系统,既可以是电脑、手机、机器人等机器,也可以指软件或操作系统等。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被发明以来,人机交互就成为计算机科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二战期间的ENIAC被用于密码破译、火炮弹道计算等,此时的人机交互非常原始,通过打孔纸条来实现指令的输入和输出,一个功能简单的程序也需要几天时间来制作打孔纸条,并改变开关和电缆的设置。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britannica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也从实验室走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第一阶段,手工作业阶段,以打孔纸条为代表;

第二阶段,交互命令语言阶段,用户通过编程语言操作计算机;

第三阶段,图形用户界面阶段,Windows操作系统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第四阶段,语音交互、虚拟现实等智能人机交互的出现。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参考网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腾讯公司展区展示了一款可以用眼睛打字的眼动输入仪。仪器能够精准捕捉用户的眼球滚动,从而实现打字功能。对于残障人士、“渐冻症”患者等人群来说,通过眼球转动和凝视即可操作电脑完成输入,眼动输入仪帮助他们提升了打字效率,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谈及人机交互的发展,不少人认为,其实就是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适应人”的过程。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新华社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脑机接口有多强?

当我们正在享受人机交互技术来的便利的同时,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滚滚而来,其中的脑机接口技术是最令人期待的技术之一。从此前的电影《黑客帝国》《盗梦空间》《阿凡达》中 “脑机接口”恢弘的应用场景,到《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进行数字生命实验,通过连接大脑的电极片,将思维意识上传到计算机,让人永生的画面。“脑机接口”已成为人类对未来的一个美好想象。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insidescientific

说到脑机接口很难绕开马斯克。作为脑机接口领域最广为人知的明星,他和他的Neuralink在上一年末频频出镜。

Neuralink公司成立于2016年,该公司正在研发的“脑机接口”指的是将芯片植入大脑,通过无线传输脑电波数据,使得大脑和电脑之间获得传输数据的能力。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Bilibili

Neuralink曾在2019年将“缝纫机”芯片植入老鼠大脑,以电极刺激“指挥”老鼠走出迷宫;2020年的试验对象变成了小猪,Neuralink通过捕捉脑机接口(BCI)产生的电流,成功预测了小猪的运动轨迹。

马斯克曾表示,通过在人的头骨植入一个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芯片,能帮助瘫痪、失明、脑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恢复肢体与运动功能,并使其听觉、视觉和记忆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恢复和缓解。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pixabay

对于Neuralink的临床试验申请被拒绝,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在意料之中。虽然Neuralink的方案带来了更加便携的高通量采集方案,但是在设计上仍然有较多潜在的风险点。

目前,脑机接口有公认的三类技术路线——侵入式、半侵入式、非侵入式。马斯克的Neuralink是典型的采用侵入式路线的明星公司。

相较于Neuralink,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押注的Synchron则采用了更为温和的方式,他们采用的是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一项针对4名重症患者的临床研究的同行评审的长期安全性结果显示:在植入Synchron 第一代神经假体装置Stentrode于大脑血管12个月后,4位患者没有出现血管阻塞,也没有出现与该装置相关的不良事件。2021年12月,其中一名患者用意识成功发布了一条推文,成为世界上首个使用意识直接发布社交消息的人。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Bilibili

2021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开展一项名为“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的项目,旨在利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让一名截肢患者通过思想控制仿生假肢。未来,关于脑机接口的好消息,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多。

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从“动脑子”开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源:Bilibili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公布的《脑机接口标准化白皮书2021》显示,2019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12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3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5.5%,目前下游医疗保健领域占比62%,其次为疾病治疗。麦肯锡则做出了更为大胆的预测:未来10年-20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将产生最多2000亿美元经济价值。

最初业内普遍认为,脑机接口技术未来将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行业。但近年来,其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扩容,赋予了脑机接口更广泛的商业价值。

如脑机接口在商业及生活服务方面,进行测谎、游戏娱乐、身份识别、虚拟世界导航等。这类脑机技术多采用非植入式,具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易被大众接受。

“动”脑子?存在的风险也不小

虽然脑机接口已经从清醒猴实验走向临床阶段,且在少数患者身上成功应用,但在实际中的大范围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人工智能一样,脑机接口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社会道德和伦理的挑战。脑机的融合会模糊人机界限,使得人机的关系变得模糊和混乱。正如克隆技术一样,“克隆羊”多利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这里面不仅存在着道德问题,比如拿活体动物做实验,有悖自然法则,而且还存在着法律和伦理的挑战。Neuralink 的在职和前任员工表示,由于马斯克要求加快研究速度,动物死亡的数量高于实际所需。

此外,脑机接口不仅仅需要伦理和技术风险评估,还需要安全性评估

正如一位之前在Neuralink公司工作的员工在谈到马斯克对该公司的管理时表示,马斯克希望Neuralink公司能像特斯拉一样运营,“特斯拉当时很快就将几款电动汽车推向市场,但他(马斯克)好像没有意识到,(现在)要研究的不是一辆车,是一个人的大脑,这不是玩具。”

审核:张宁策划:李政葳撰文:刘昊、李飞编辑:穆子叶

参考|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电子报、环球网、澎湃新闻、极目新闻、小康杂志社、亿欧网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光明网数字化频道

来源: 世界互联网大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9:03
下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9: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