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近年来,兰州新区国资国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紧抓国企改革“窗口期”,以“1 N”政策体系为重要遵循,以发挥国企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突出强治理、优结构、增活力、提效能、抓党建,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放大国资功能、推进经营机制转换、加速产业节点链接、促进资源禀赋叠加,改革“物理变化”催生“化学反应”,国企发展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为打造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2017年以来,兰州新区坚持改革引领、产业赋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围绕优布局、创环境、做实体,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兰州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协同联动,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在政策支持、业务指导、资金保障、要素支撑、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企改革综合成效加快显现,形成“横向协调、纵向贯通,分级落实、合力推进”的改革氛围。一是经营效益持续提升,1-10月,新区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65.28亿元,增长31.92%;实现利润总额7.56亿元,增长42.36%。二是提质增效不断深化,1-10月,新区监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增幅比营业收入增幅低0.1个百分点。三是资产规模逐年递增,10月末,新区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269.28亿元、增长9.46%,呈现“136”格局,即1户企业资产达千亿,3户企业资产达百亿,6户企业正在通过资产注入、补充项目资本金等方式壮大资产规模,充分激发资产集聚优势。

二、经验做法及改革成效

(一)强治理,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不断筑牢“根”与“魂”。一是前置清单全面制定并落地见效。出台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若干措施、重大决策事项清单指引、党委会议事规则指引和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把关的指导意见,企业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明确。43户重要子企业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实际全部制定差异化党委前置研讨事项清单,形成以公司章程为统领,以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4项议事规则为支撑,以前置研讨事项、党委决定事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经营班子权责事项4份清单为基础的“1 4 4”制度体系。二是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出台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秘书工作规则、董事会向董事长办公会议授权管理办法等12项规范性文件,特别是印发董事会及董事评价办法、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以来,董事会运行和董事履职的过程评价不断加强,董事会运作的效率效果明显提升,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得到保障。30户应建立董事会的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128户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是外部董事占多数制度科学推行。出台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建立对外部董事政策宣贯、工作指导、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大力引进35名省级部门各类专业化人才通过挂职方式进入企业董事会,挂职董事以更高战略视角参与董事会决策,较好履行了外部董事职责。22户已建立董事会的子企业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要求,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四是董事会职权全面落实。出台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等5项规范性文件,持续加强对新设公司的规范管理,穿透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43户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董事会职权的配套制度及文件进一步健全。

(二)优结构,国有资本布局成效渐显。围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培育新生动能,不断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一是国有资本布局再提速。坚持主业归位、产业归核、资产归集,重组整合61户国有控股、参股企业,随着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新成立能科和临空两家国有独资公司,形成十家齐头并进的国企发展新格局,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主导产业培育等核心功能。首次编制“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规划,大力推进60余项提质工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四类产业集中布局;相继编制“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水利发展、交通运输等多项发展规划,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其中:新区商投集团入选“综改示范工程”企业以来,围绕“五突破一加强”,制定实施方案,聚焦主业明确10项改革任务,开展全方位综合性深化改革“专项行动”,连续两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位列247位、连续三年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位列90位,分别较同期前移57位、30位。二是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建立研发投入长效机制,打造1个高水平“双创”平台,今年累计实现研发投入1.3亿元、增长15%(其中:监管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09%),促进企业融通发展;成功举办“2021年计算云兰州峰会暨甘肃省超级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汇聚英才共享计算创新成果。其中,新区市政集团建成2个“新区级创新工作室”、1个“新区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功申报2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9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芦笋冻干装置”专利实现成果转化;新区科文旅集团在全省率先建立直通省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遗嘱程序设立系统”项目成功获批为第三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并获1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三是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制定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加快市场化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市场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做专做强做精主业,首次出台主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将主业控制在3个以内,培育业务控制在2个以内。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注销清算3户子公司,突出主责主业,产业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其中,新区农投集团“甘味”土豆等农产品推介远销新加坡、韩国等地区,贸易额突破7000万元;新区石化集团借助化工园区平台,填补国内空白,出口海外产品200余种。四是国企退休人员有序接管。制定《兰州新区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按照属地化管理,接收中央企业、原中央下放企业、省属企业、市属企业、新区监管企业退休人员521人(其中党员52人),收到上级下达补助资金17.12万元,已全部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

(三)增活力,三项制度改革破冰破局。持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紧紧抓住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的“牛鼻子”,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上取得全面的、实质性突破。一是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全面实行市场化聘用、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出台职业经理人选聘和管理暂行办法,转发国务院国资委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契约文本操作要点,“一企一表”设指标、“一企一策”定责任、“一企一类”核薪酬,分层分类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企业活力动力竞相迸发。306名经理层成员,按照“一人一岗、分级落实”原则,签订聘任协议及目标责任书,全部实施任期管理。二是市场化用工大力推行。在原有全员聘用、竞争上岗、职能相宜的选人用人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绩由事考、人以绩论”考核方式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机制,打破身份界限、破除体制壁垒、畅通晋升渠道,人才市场化选聘逐步实现。建立和实施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抓手的市场化用工制度,232名管理人员实现竞争上岗、占比42.65%,31名管理人员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占比5.7%,公开招聘986人、占新进员工的100%,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分类监管考核、差异绩效分配,将国企分为类金融、商业、公益三类,实行负责人薪酬与企业功能性质、绩效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业绩“双挂钩”,分别以工资基数的80%、70%和50%设置挂钩比例,企业间同职级负责人年薪差距2倍、职工年收入相差60%,企业发展活力和职工干事动力实现“双提升”。修订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分配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强化职工正向激励,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及业务版块实施分类考核,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四)提效能,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对照中央“1 N”政策体系,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协同性逐步增强。一是国资监管职能深化转变。修订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办法,制订8个方面审批事项,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出台出资人权力和责任清单、审批事项清单、授权放权清单,逐项明确22项权责事项、36项审批事项、21项放权事项,授权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微观主体活力切实增强,国资监管职能加快推进。建立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审计、纪检、组织、财政等各类监督统筹衔接,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协同运转的“大监督”体系。探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借助新区金控集团所属资产运营公司现有业务板块,通过股权运作、债务重组、培育孵化等方式,以资产租赁、整合、再融资等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与实体产业公司协同发展作用。二是监管信息平台率先接入。积极对接丝绸之路信息港公司,搭建完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率先接入全省国资系统,实现监管信息系统全覆盖,向省国资委报送180条决策制度、1842项事项清单、172户企业基本情况,达到“三重一大”、大额资金等事项在线动态监管,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监管企业信息公开制度,128户企业全部实现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进一步强化。三是经营性资产实现统一监管。加大力度推动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监管比例已达100%,其中监管工商类企业资产总额1956.29亿元,有力有序推进企业深化改革、专业化整合、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工作。四是企业风险有效化解。印发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等19项配套文件,实施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分层分类制定资产负债率标准,建立提前两个月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实行债务化解周报告及财务总监周报告制度,动态监测企业存量债务数据,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出台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责任追究,全面建立覆盖企业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

(五)抓党建,党的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把抓党建、强党建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及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根本性加强。一是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完善。印发《关于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通知》,引导企业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切实发挥企业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真正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集团公司及52户所属企业党支部全部制定了“第一议题”制度及跟进督办制度,覆盖面达100%;召开343余次党委(扩大)会、160余次中心组学习会,形成会议纪要,引导各党支部、部门、子公司切实将“第一议题”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党建工作考核逐步加大。始终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新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集团公司层面全部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考核规范、评价科学、奖惩分明的党建责任制考核体系,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加强。出台《兰州新区监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选贤任能制度,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有力提升。加强对制度执行、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集中、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重点部门和单位的监督,突出重点经营环节的监督。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监管企业全部编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研究制定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

(来源:兰州新区财政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日 上午9:56
下一篇 2023年6月2日 上午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