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陈曼姣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浙江工业大学袁巨龙教授领衔完成的“高性能滚动轴承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如何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科研?科研过程是一个修练内功的过程,该如何做到?每年,看着一批又一批新生科研力量加入校园,袁巨龙教授引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勉励同学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今年9月10日,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袁巨龙教授在致辞时说,虽然每个人做的课题或研究领域不同,但他认为有些东西是相同的:家国情怀、科学素养、科研方法、人文素养。现场,袁教授金句不断,引发雷鸣掌声。
袁巨龙教授在浙江工业大学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致辞,再次静心读来,仍让人收获颇丰。
全文如下:
几天前,学校让我作为导师代表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我这个人比较闲云野鹤,很少在这样的场合讲话,今天又是教师节,所以这几天我也在努力思考应该讲点什么。
我们现在正赶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又是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立小康中国到100年后建成富强中国,这两个百年之间的历史交汇点。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历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全面融入世界的时代。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又要带领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走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富强中国的新时代,深感任重而道远!
在研究生阶段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是每一位同学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虽然每个人做的课题或研究领域不同,但是,我认为有些东西是相同的:
首先是家国情怀
我的师兄,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过:不爱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家国情怀是支撑一个人终生孜孜不倦前行的最大动力。
所以说,同学们应该始终胸有家国情怀,才能坚定你的信仰,永远不会放弃你的梦想。
第二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科研创新的基本素质,也是运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你们在本科阶段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但是,随着研究生阶段科研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知识越来越不够用,所以同学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三是科研方法
也就是如何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科研。
各位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选题:高水平的科研应该是面向国家需求、面向行业需求、面向国际前沿来选择科研课题,这就需要你不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策和信息,而且还要寻根溯源,全面了解所研究领域的科技发展史。然后才能根据你的科研条件和实际能力来确定你所要研究的课题。并且还要通过国内外技术文献查新,来评估你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阅读文献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一是要带着问题去读文献,否则,就会很盲目,也不知道这篇文献对你是不是有用。二是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读文献,去真正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敢于挑战权威,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然后,再通过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验证你的技术设想,这个验证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反复迭代的过程,只有实验方法正确、实验过程稳定、检测手段可靠才能快速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要求我团队的研究生每天要写不少于500字的工作总结,这就是积累。最后才有可能用发明专利,高水平论文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置来充分展示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练内功的过程,做科研要心无旁骛、淡泊名利、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我自己在50岁之前,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直到现在我时常还带领团队连续几天通宵在实验室攻关。我相信只有经过漫长的修炼和付出,才能功到自然成。我对团队研究生和老师的要求是:只有把科研过程的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得到完美的结果。
第四是人文素养
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也是科研表达的优美音符,它会给你的科研和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愿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敢于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努力成为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有情趣的人,为推动人类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做点大事,做点难事,做点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境界。
愿你们仰望星空,放飞青春梦想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原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