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大学老师工作量评价改革(大学老师工作量国家标准)

近期,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官宣!大学老师工作量评价改革(大学老师工作量国家标准)

通知中提出了对于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评价的改革意见,其中明确,高校应根据不同类型和岗级教师设定教学工作量,把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坐班答疑,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教案,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平台基地建设,指导学生活动等计入教学工作业绩……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职称评价中的权重。

通知中还提出要改进学术科研能力评价。高校应规范学术论文指标的使用,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情况、期刊影响因子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等。

今年以来,很多高校也陆续在进行教师工作量评价改革。例如东北财经大学今年新发布的《东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实施办法》,比起2016年的相关文件就新增了关于大学老师指导本科生学业、体育活动、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的工作量计算方式。

官宣!大学老师工作量评价改革(大学老师工作量国家标准)

高校教师的工作量评价标准,一直都是受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提高高校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教学工作量不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其年度或聘期考核应为不合格。

大学老师的工作量,有多大

在社会中,很多人对高校教师还停留在“上班清闲、学生好管、有寒暑假”的刻板印象里。但实际上,高校教师群体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并不少。有计算显示,如果按照一个业绩点2个小时付出计算,不考虑学习培训、学术交流的时间,仅仅教学、科研2项,一所普通“双一流”院校教师的年平均工作时间就能达到3300个小时,如果按每周休息1天计算,该校教师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则高达近11个小时。

一项有关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研究(刘贝妮,2015)表明,高校教师周工作时间为52.3小时,远高于劳动法的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的规定,超过法定时间18.8%。

在寒暑假期间,高校教师的周工作时间依然达到32.9小时,并且在法定节假日中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仍有4.4小时。另外,研究数据还体现出,职称越高教学期间工作时间越长、深夜工作在高校教师群体中非常明显等现象。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量都有基本要求。一般来说,高校会将教师分成教学为主、科研为主和教学科研兼顾的三种类型,并采用不同的工作量标准。以上海某大学的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为例,该校就对这三类教师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最低工作量标准,并且还为思政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单独制定了标准。

官宣!大学老师工作量评价改革(大学老师工作量国家标准)

尽管近年来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工作量考核标准也越来越细化,但还是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值得关注。在教育评价改革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更科学和全面地评价高校教师的工作量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工作量评价,怎么改?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很多高校在教师评价改革的道路上,都为教师工作量评价标准做出了相应调整,激发出了高校教师队伍新的活力。

西南大学在教师评价改革中要求,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需要明确教学工作量考核,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比重。依据二级单位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确定年度教学科研工作量,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实习指导、论文指导和日常指导,以及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教学工作量,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明确教授每年须完成不低于3个学分的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48学时),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聘用、晋级、考核的基本条件,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持续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中也提出了关于改进高校教师工作量评价的举措。要求完善教师工作量核定标准,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

长沙理工大学在教学业绩评价方面,实施了以“随机录课评课”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质量评价,将参加教研活动、编写教材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纳入评价标准;在科研业绩评价方面,充分尊重学科领域差异,配套制定成果转化、优秀理论文章、网络文化成果和智库成果等成果认定制度,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各类成果形式纳入评价标准。

……

自教育部颁布 《关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 要求高校自定高校教师工作量以来,高校不断进行教师评价改革,伴随着“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有机结合、 “单位制”与“市场制”双轨并进等政策的不断优化发展,教师的工作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助力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就。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力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推动教师个体评价自觉,激发高校更多的活力与创新,可能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主要参考来源:

[1]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

[2]李明阳. (2019). “996”算啥?大部分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超过它, 科学网.

[3]刘贝妮. (2015). 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1(02):56-62.

[4]长沙理工大学:教师职称评价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湖南教育, 2023-04-05.

[5]刘振天, 陈昌芸. (202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变、实践与完善[J].高等教育评论, (02):33-4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9:55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