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日,我和劳模在一起(和劳模在一起的感悟)

编者按

史来贺、任长霞、王百姓、黄久生、张玉滚……这些闪光的名字,深深刻印在无数中原儿女心中。作为河南劳动者的代表,这些劳动模范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前行。

时代在变,劳模的故事在变,不变的,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与您一起走近几名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的时代风采。


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绿扬

“这个病人反复住院,主要是因为他在稳定期没有进行规范管理。慢阻肺管理的目标,首先是减轻症状,其次是降低风险、减少未来的急性加重……”

4月27日上午8:30,一场疑难病例讨论会正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示教室内进行。针对一位慢阻肺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患者的具体情况,郑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三科主任邢丽华从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方面,耐心地为十余名青年医师“解剖麻雀”。一个小时的讨论会结束,邢丽华顾不上喝一口水,随即来到病房开始查房。

这个节日,我和劳模在一起(和劳模在一起的感悟)

“可以少量多次喝水,多翻身。”“注意别吃坚果,牛肉可以少吃一点。”“平时也要多排痰,可以趴下让家人拍拍背。”每到一张病床前,邢丽华总是反复叮嘱患者或陪护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话语温柔而又坚定。每次用听诊器检查前,她总是习惯性的用手将听头握上几秒,避免冰冷的金属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邢丽华说,每次查房的时间很紧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病人和家属感受到医生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就会更足。

周一全天门诊,周二周五进行病例研讨、查房,周三周四上午门诊、下午查房,周六上午查房,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和远程会诊……邢丽华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很满。对她而言,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早已成了习惯。

大学毕业后,邢丽华来到郑大一附院,成为了一名呼吸内科医生。2008年,郑大一附院成立RICU,她成了这里的首批医生。在RICU工作,意味着每天都要和死神赛跑。“这里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没有任何退路。”邢丽华说。

2020年的疫情阻击战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力军,更是主战场。疫情暴发伊始,邢丽华临危受命,担任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到信阳摸排当地医院防治情况、督导防控,到三门峡会诊确诊病例、指导治疗,在定点医院解决重症救治中的临床实际问题……几个月间,她从未离开过抗疫一线。她带领团队为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RRT、ECMO、心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救治措施,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从事临床工作已经32年,身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邢丽华却说,自己依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每天都会迎来新的挑战。在呼吸与危重症领域,我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永不止步。”


足不出车间,老孟能走15000多步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他是“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荣获了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装备制造公司(以下简称“河柴重工”)螺栓车间数控车班班长孟拥军,人称“老孟”。

老孟是大家眼中的“技术大牛”。“有啥技术难题,找老孟就对了!”同事们都说。4月28日,记者见到了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老孟。一身蓝色工装的他,正站在数控机床前调试程序。领奖回来啥感受?记者问。“刚得知获得这个荣誉时,别提多高兴了。可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压力,成绩只是过去,今后我要把目标定得更高。”老孟坦露心迹。

这个节日,我和劳模在一起(和劳模在一起的感悟)

老孟18岁进入河柴重工,一干就是32年。他所在的螺栓车间从西到东不过百步,他硬是在这个狭小空间里,每天都能将微信步数走到15000步以上。啥原因?

原来,制造不同形状的螺栓需要不同的程序,他每天都要奔走在各个车床之间调试程序。徒弟们也经常找他请教,所以工作时间他基本上就是来回走动。累不累?老孟说:“不觉得累,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调试程序就像做数学题,乐在其中。”

作为高级技师,老孟每天还要看图纸。枯燥吗?他说:“看图纸就像看小说,透过图纸发现作者背后的意图,挺有意思的。”

老孟还说,厂子就是他的家。“厂子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会继续努力,守护好这个家。”


爱“折腾”的“郭书记”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绿扬

“帅回来了,今天风这么大,你咋还上山了,也不穿厚点。”“我不冷,快中午了,您赶紧回家吃饭吧。”

4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林州市支行驻林州市临淇镇官岭村第一书记郭帅刚回村,就与83岁的吕三贵老大爷碰了个正着。当天最高气温还不到20摄氏度,山坡上凉风习习,吕大爷看着郭帅单薄的衣衫,皱紧了眉头。

这个节日,我和劳模在一起(和劳模在一起的感悟)

晒得黝黑的皮肤,高大挺拔的身板,在官岭村,没人不认识这个年轻的“郭书记”。“郭书记人很好,就是爱‘折腾’。”村民这样说。

2017年8月,28岁的郭帅刚从部队转业,家里孩子还不满周岁,怀着对妻儿的愧疚,他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来到官岭村担任第一书记。

位于林州辉县交界处的官岭是典型的深山村,全村共有169户514人,山地面积足有6000亩。“第一次到村,我从林州市区开车出发,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越靠近村子,山路越陡峭,路边越荒凉。”郭帅回忆说,一到村里,他就开始入户走访,除了家中常年无人的,每户村民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那时候,一个月不回家是常事。别人都觉得驻村很苦,我在部队锻炼了8年,不怕吃苦。”他说。

走访中,郭帅发现了问题:村里只有一条主干道是水泥路,其余全是土路;全村没有路灯,夜间出行很不安全;村民饮水全靠山上的几眼活泉,饮水安全没有任何保障。

“村里的青壮年和儿童都外出打工上学,留下的都是老人。见面多了,大爷大妈都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特别关心我,我也把他们当成了亲人。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不能让他们失望。”下定决心,郭帅开始“折腾”——在单位的支持下,筹集120余万元资金,将水泥路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路灯亮了,大爷大妈再也不用摸黑出门;新建扩建4个蓄水池,山泉水通到家,还给每户免费配发一台净水器,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基础设施改善了,他又琢磨起产业发展。带领村民成立官岭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光伏产业,带动全村6户贫困户增收5万余元;筹措资金引导村民种植花椒树和连翘,每年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村进行技术培训。几番“折腾”下来,2019年,官岭实现整村脱贫。

2020年8月,郭帅驻村已满三年。走还是留?他选择了坚守。“对官岭来说,乡村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今年我们准备在村里打造农家乐,吸引村里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让更多游客留下来,让官岭人真正富起来。”爱“折腾”的郭帅又一次开始了新的“折腾”——谋划官岭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解码”风云,心系冷暖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马芳

生于1989年,刚过而立之年,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个年轻人,为啥这么牛?4月28日,在灵宝国家气象观测站,记者见到了“牛人”段彬。

段彬是灵宝市气象台台长。他201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灵宝市气象局工作,综合气象观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为农服务……气象台的活儿他都干过,且样样精通。全市38个气象观测站的仪器设备只要一出故障,他都能快速解决。他还是个“技能达人”,曾荣获全国气象行业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监测预警服务”单项一等奖、个人全能优秀奖等。

这个节日,我和劳模在一起(和劳模在一起的感悟)

灵宝市矿山多,短时强降水极易造成地质灾害。刚参加工作那年,段彬被派往矿区安装单雨量站,以便收集气象数据,提前发出预警。时值8月,酷热难当,他和同事杜鹏开车到达矿区时已临近正午,到达指定地点,两人还要将一个重三四十公斤的水泥墩子底座抬到高台上,对体力、耐力都是考验。杜鹏回忆说:“看着眼前这个瘦削的小伙子,我心里直犯嘀咕,领导咋给我派了这么个搭档?可后来我发现,他不喊苦不喊累,就是默默干活儿,真让我刮目相看。”

气象工作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因此段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24小时在气象观测站值班,以便随时做出气象预警。“有次他刚值完夜班又接到紧急任务,急急忙忙往外赶,拿了俩面包塞裤兜里,裤子两边鼓鼓囊囊的,那样子既搞笑又令人心酸。”段彬的同事、气象预报员任秋云说。

“干我们这行,想准时吃饭是件奢侈的事,可我不觉得苦,当看到农民朋友因为我们气象预警及时而少受损失的时候,就有种成就感。”段彬说。

“解码”风云,心系冷暖。段彬说,“气象行业虽辛苦,但是值得,趁年轻,我得多干点事情。”


把中学体育“小学科”教出“大名堂”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4月27日中午,商丘市实验中学操场上,一群孩子聚在体育老师耿爱英面前。“耿老师,这次没发挥好”“一次考不好不算大事”;“耿老师,下午考数学,有点小紧张”“咋不自信了呢,相信自己”……你言我语间,孩子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了,笑容挂在了脸上。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尤其是他们很信任我时,我就觉得特别幸福。”43岁的耿爱英说。

这个节日,我和劳模在一起(和劳模在一起的感悟)

正是这句“喜欢”,让她20年在一线甘之如饴。耿爱英从2001年大学毕业后就扎根中学体育课堂,为了提高孩子的体质,她早出晚归,器械不足,亲自动手做“土器材”。中考冲刺期间,她给各班义务做考前培训和技术指导,顶着大太阳连着工作七八个小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公认的“一副好嗓门”落下了咽炎的病根。

正是这句“喜欢”,让她把“小学科”教出大名堂。传统印象里体育学科“弱势”,体育老师常常“被请假”,耿爱英却不断刷新着一个中学体育老师的职业高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她编创的花式绳操曳步舞、居家锻炼法,赢得一波又一波赞赏。可荣誉和赞赏哪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她白天上班,晚上做课题、搞创作。女儿已经习惯了妈妈半夜披衣起床,掏出纸笔写写画画,她说,那时一般是妈妈编创的灵感来了。

正是这句“喜欢”,让她想让更多人感受运动的快乐。作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省教育厅体育名师送课团队一员,她不但带出了学校的体育教师团队,还连续9年送课下乡。她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给几十家企事业单位辅导工间操和教职工运动会项目,传播“健康第一”理念,推动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喜欢孩子、热爱教育,并倾其所有将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一名模范教师的样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3:23
下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3: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