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桥西探索“党建品牌项目化”社区管理新模式综述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段晓芳 通讯员 姚建华

社区党建也有“品牌”?“品牌”还能“项目化”?

对!在桥西区就探索出了这样一条社区管理的新模式。

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全面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更精准、高效、暖心的服务,桥西区注重在“小社区”上做“大文章”,积极探索“社区党建项目化管理”工作模式,不仅在全区41个社区中打造出49个党建“品牌”,还充分借鉴经济建设项目化管理经验,将这些“品牌”分解成一个个项目,辅之具体目标、推进措施、成效论证等内容,使抽象的工作具体化、实效化、科学化。

张家口桥西探索“党建品牌项目化”社区管理新模式综述

永丰街社区志愿者带行动不便老人到户外活动

“严”字当头 品牌创建有“说法”

“金鼎社区的文艺队红红火火,蒙古营社区辖区学校多,四点半课堂、社区书屋最贴心,西山底社区志愿服务有特色……”走访桥西区所辖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着既适合自身实际,又符合居民需求的特色服务 “品牌”,这些品牌的创立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根有据有说法。

今年以来,桥西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社区党建服务品牌工作的实施方案》,立足全区社区党建实际,坚持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和项目创新、工作创优的原则,在党建项目立项工作中严把“三道关口”。

一方面,严把设置关。桥西区首先根据社区党建工作中具有前瞻性、代表性、示范性的课题,筛选出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参考项目。各街道、社区结合参考项目和各自实际,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品牌”设置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严把项目申报关。各街道和社区针对选定的品牌项目,填写《桥西区社区党建服务品牌项目申报表》,说明品牌项目背景思路、推进方式、组织实施、预期效果、时间步骤、实施计划等,街道对拟报品牌项目可行性反复论证后,经主要领导签字,报上级党组织把关审核。

此外,严把项目审批关。区委组织部组成评估小组,通过召开党建品牌项目评估大会,对申报的党建品牌项目进行综合论证评估,从中择优确定一批品牌项目予以审批立项,并以文件形式将党建品牌项目批复给各单位,确保及时启动实施。经过科学论证、层层把关,全区41个社区共确定社区党建品牌项目49个。

“细”字为先 项目管理有“门道”

为确保社区党建品牌实施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桥西区在将品牌项目化过程中制定并健全“三项机制”。

健全责任落实机制。项目确立后,统一建立社区党建品牌项目管理台账,按照“谁立项、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街道书记负总责、副书记具体管,社区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各街道、社区对党建品牌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并向基层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确保党建品牌项目顺利实施。

健全督导检查机制。通过随机抽查、组织约谈、定期调度等方式,对党建品牌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全程监控,及时分析汇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快、效果好的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和推广;对工作进展缓慢、措施不力、实施效果不理想的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对项目进行适当调整或终止。

健全滚动帮建机制。积极推行“1 N”项目帮建工作法,即“一名组工干部帮建1至2个街道,一名熟悉党务的街道干部帮建2至3个基层党建项目”,以此随时掌握社区党建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并及时破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字为重 推动实施有“章法”

对于品牌项目的全面推动、实施和验收,桥西区探索实行社区党建项目工作年度考核百分制,细化考核内容、明确目标要求,按照主题新颖、思路清晰、操作方便、措施过硬、借鉴性强、推进有力、效果明显、党员群众满意度高等方面,将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并为每项设立不同分值。

考核过程中,坚持上级考评与基层参与相结合、分类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年终考核与日常督查相结合,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验资料等方式,对社区党建项目进行验收评审,并按照一等奖占项目总数的5%,二等奖占项目总数的10%,三等奖占项目总数的20%的比例确定奖励名额。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重要依据;对有亮点、有经验的项目,以组织经验交流、召开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在全区推广;对特色鲜明、运作顺畅、机制完善的项目以专题报告、制作专题片等形式积极向上级推荐;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另行表彰。

如今,桥西区每一个社区都创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并不断创新。在原有的“银发日托中心”、“真情创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直通车”、“为老十分钟服务圈”等一批传统社区党建品牌基础上,又培育出了“武城敬老堂”“周末剧场”“暖色童年”“党员先锋驿站”“老街坊党小组”“夕阳俱乐部”“青山卫士”“‘小桔灯’课堂”等36个新的党建品牌。实现了社区由“一居一特”向“一居多特”转变。

桥西41个社区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段晓芳)近年来,桥西区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载体等举措,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今,全区41个社区实现了便民服务全覆盖。

搭建平台,建强服务阵地。通过“开发企业配套、区级领导包联、包扶单位帮建、驻街单位支持、街道社区自筹”五大举措,大力推进社区阵地建设。同时,坚持“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与社区其他功能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区41个社区全部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平均面积70多平米,100平米以上的10个,最大的达到了200平米,为服务居民搭建起了平台。

丰富内容,完善服务功能。社区服务内容由传统的出具证明等事项扩大到开展党组织关系接转、劳动就业、民事调解、计划生育、民政救助、环境卫生、扶困助残等多方面服务。所有服务项目、服务程序、需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及服务实施的反馈情况都在居务公开栏上予以公示。在教场坡、金鼎等社区还引入了邮政缴费代收点,极大地方便社区居民。今年,还试点推行社区服务市场化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服务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育小、家政等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

创新方式,延伸服务载体。为适应服务对象多元化特点,提出“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首办责任制”、“无假日办公”等一系列新理念、新做法;设置“服务居民一站通”,对办事居民进行“分诊式服务”,形成“一口受理、分口办结、一站督导”服务新流程。同时,在传统“一站式”集中服务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全程式代办服务、上门式现场服务、热线式快捷服务,不仅整合了社区服务功能,也提高了为居民办事的效率。

个个社区都有志愿服务队

本报讯(记者 段晓芳)一直以来,桥西区高度重视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通过组建服务团队、健全管理制度、打造服务品牌等手段,在每个社区都建起了志愿服务队,并着力实现社区志愿者“队伍职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品牌化、活动常态化”,使社区“苦事有人问、难事有人管、急事有人帮”。

拓宽渠道、建强队伍。通过拓宽社区志愿者招募渠道,强化培训、关爱激励,请出社区“能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通过“组织带党员、党员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群众带家庭”等形式,充分吸收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中的干部职工,社区“五老”,党员,团员,少先队员,进入志愿者队伍,每个社区组建了5支以上各有特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激活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人力资源。同时,围绕志愿服务重点领域,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服务理念、权利义务、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人员层次丰富的特点,组织开展经验交流,积极探索好的做法,创新好的思路,达到相互帮助、相互借鉴的效果,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此外,推行以志愿服务质量、组织鉴定评价、服务对象反馈为标准的量化评价体系,定期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符合入党条件的优先推荐入党,表现突出的每年“七一”推荐评选市、区优秀志愿者和星级志愿者,有效增强了社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提升社区志愿者的高尚荣誉感。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注册登记制度。申请加入社区志愿者的人员,按照属地原则,到社区志愿服务站登记,由社区居委会统一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登记填表后,由登记单位发给社区志愿者服务登记卡,即为准志愿者。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10次以上,满20小时,表现良好,向社区居委会提出注册申请,换发志愿服务证。另一方面,完善结对帮扶制度。结合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需求,积极组织辖区志愿者与困难群众结成“1 1”或“N 1”帮扶对子,为受助群众发放印有志愿者姓名、照片、特长、联系方式的志愿服务“连心卡”,并建立结对帮扶档案,确保帮扶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此外,健全服务反馈制度。服务活动后由服务对象填写志愿服务“评议卡”,让广大社区居民对本辖区下派干部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社区志愿者和星级志愿者的一项重要依据。

突出特色、选树品牌。按照“群众所想、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确定了包括政策宣传、治安巡逻、环境保护、扶贫救助、文艺体育、法律援助、为老助残、医疗卫生、家电维修等适合居民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确保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创新载体,开展主题志愿服务,培树志愿服务品牌。“蒲公英课堂”“‘闪亮青春’志愿服务队”“ 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老街坊应急服务队”“金色年华服务队”“小拐杖志愿者服务队”“红心呵护古城堡”等十余个特色志愿者服务品牌备受居民好评。

273个网格让社区管理实现精细化

本报讯(记者段晓芳 通讯员姚建华)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数,桥西区以基层网格为管理单位,以信息化手段为技术支撑,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实行精细化、信息化、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服务,强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服务管理网格化。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等情况合理划分网格,按照200-400户为一个网格,全区共划分273个网格,将辖区内居民住宅、商业网点、驻区单位、公共场所等科学划入网格,做到网格之间有机衔接,全面覆盖。同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明确一名社区干部或协管员为“网格长”,吸纳网格内责任心强、热心社区工作的楼院长、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社区民警和物业管理人员参与服务管理,为每个网格配备一支10人以上的管理服务团队,对社区居民开展“组团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人到网中去,情从网中来,事在网中办。”

完善工作手段,推进服务管理信息化。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大境门街道及所辖社区率先研发了具有信息采集、数据统计、信息互动、工作交流、评议考核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全区进行推广;充分发挥网格QQ群、网格微博等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方便居民及时反映问题,有效拉近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

健全运行机制,推进服务管理规范化。健全完善民情反馈、矛盾调处、惠民服务、协调联动、考核管理等运行模式,逐步建立起“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对一般性工作,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对协调性、突发性、审批性工作,由网格长现场受理、搜集信息并及时带回社区商处,网格长跟踪问效,办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切实提高为民办事效率。

唱好社区 “两学一做”主题曲

本报讯(记者段晓芳 通讯员姚建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桥西区各社区通过规范组织设置、用活学习形式、创新学教载体等举措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在社区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规范组织设置。为避免出现因组织隶属关系不顺、设置不合理造成党员学习不及时现象,先后升格社区党委22个,调整社区党组织31个,对不便于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参加学习教育的党员,及时转移了组织关系,进一步打牢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基础。

用活学习形式。针对不能按时参加学习的流动党员群体,利用微信易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智能式”教育;针对文化水平偏低的党员,采取“结对帮学”的形式进行;针对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体,采取“组织送学”的形式进行。

创新学教载体。结合自身实际,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内容、丰富形式,通过知识竞赛、趣味比赛、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确保“两学一做”在社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扩大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同时,还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集中座谈、慰问老党员等形式,助推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严格督促指导。采取“三查三考三述”等方式,对社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对存在问题的点名批评、限期整改,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0日 上午9:08
下一篇 2023年1月10日 上午9: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