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教务主任应具备的能力)

一、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研究能力素质

(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思维灵活,意识超前。

1.首先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有关教育政策,了解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了解教育改革的形势和主要任务,了解教育发展的国情、省情、市情,了解我县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掌握教育发展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新《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国家、省、市教育发展规划、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县教科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要点、有关业务部门的工作指导计划,等等,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和思路。

2.要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注意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成果,了解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掌握教育科学发展信息)。

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高度、宏观、笼统的目标,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制定我县、学校的教育科研发展目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3.还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目标,了解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研究工作中秉承素质教育的思想、新课改的精神,时刻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教育新思想新观念信息)。

(二)要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这一问题大家掌握的都比较好,不太了解的也很容易从有关教育科研理论书籍上获取。

1.一般来讲,一项课题的研究要遵循如下基本程序:选题——课题论证与设计(提出假设)——(课题申报)——课题实施(制定研究计划、成立课题组、寻求支持与保障、选择工具与被试、开题、实施计划)——信息收集(干预与反馈)——(修正计划)——信息分析(数据统计与计算、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形成成果(研究报告或论文)——结题(成果论证、申请鉴定、评奖或发表)——推广与应用。

2.这是一个笼统的程序,具体课题具体对待,可增减环节,或突出某个环节。

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教务主任应具备的能力)

(三)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1.教育科研的方法有很多,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分类:

(1)总体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研究;

(2)个体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中选取单个或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3)个案研究方法:以一个人或几个人为样本,或以一个群体或单位为样本,对某种教育对象或某个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2.常用的方法:行动法、发现法文献法、问卷法、分析法、抽样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总结法、个案法、统计法、归纳法、分类法、比较法(现在已不用实验法)。

3.行动研究法及其特点:

(1)教育科研中所指的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反复研究,从而达到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2)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行动研究法并不是去发现什么规律或发展什么理论,而是根据当时当地发生的问题作为研究者的研究课题,并将可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作为变量,然后系统地在研究过程中逐个加以检验,一边研究一边解决问题,问题的初步得以解决也就是研究的初步结果。

②实践者直接参与研究。由于行动研究是实践者自己直接参与的行动研究,因此,增强了实践的科学性,在进行研究的实践中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实践活动的种种变化,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③以自然状态为研究背景。行动研究法不需要过多地去改变原有的状态,基本上是以研究对象的自然状态为研究对象和背景,研究者可通过对自然状态的现象进行观察、测试、分析做出结论。

④以研究方法灵活性为策略。行动研究具有动态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研究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研究假设与研究的方法,更改研究思路,甚至更改研究的课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与发展延长或缩短结题时间。

(3)行动研究法的一般程序:

行动研究法在程序上或各环节上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现问题,组织课题组。行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结合个人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组。

②筹划对策,制订计划。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做好问题的汇总,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阅读相关理论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计划应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可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③实施干预,伴随观察。实施干预就是将前面制订的研究计划付诸实施。行动研究与一般的常规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注意对实施过程的观察。为了使最后的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应对实施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做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记录等。为使观察的角度更多些、更客观些,也可借助多种现代化手段来辅助观察。

④效果评估,计划调整。效果评估、计划调整实际上就是研究者对上一轮的研究结果进行反思的过程。

反思即行动的效果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它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环节常包括:A.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循环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B.评价和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和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决定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应做哪些修正;C.经过反思后再写出实事求是的研究报告。

4.科研工具:国家法律法规、经典专著、正规网站等。

(四)要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和成绩。

作为一名教科室主任,要积极承担或参与各级课题,积极开展科研实践,努力取得科研成果和成绩,从而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进而才能在广大教师中有说服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主持一方教科研局面的责任。

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教务主任应具备的能力)

二、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规划能力素质

(一)要建立学校的教科研制度体系。

学校教科研制度体系的建立,要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包括长、中、近期教科研规划和计划,教科研评价制度及标准体系,教科研奖励制度,教科研指导制度,教科研交流制度,等等。这些软件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比教科室办公条件等硬件建设更重要。

(二)要了解上级部门科研管理的程序。

省、市、县教科所(室)等上级业务部门的科研管理程序是我们基层实施科研管理的依据和指针,只有熟悉这些程序和政策,才能做到工作方法科学,工作计划周密、不漏项。

1.基层教科室的全年度教科研常规任务:

(1)2、3月份市级年度课题立项申请(“通知”上年年底随成果表彰文件下发),3、4月份审批反馈,举办年度重点课题负责人培训活动。

(2)3、4月份上年度市县级课题、个人课题结题鉴定。

(3)4、5月份省级年度成果、课题申请;偶数年份市级课题申请,奇数年份县级课题申请。

(4)5、6月份,12、元月份(下半年),年度课题调研、督促,11、12月份上报课题年度报表和课题阶段总结。

(5)9月份下发年度成果、论文评审通知及教科研评先通知。

(6)10、11月份年度成果(论文)评审及科研评选先进,12月份表彰(成果奖分“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和“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三类)。

2.课题管理制度。

(1)以“课题来源于实践,研究扎根于实践,成果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以“校本研究”为中心,实施“科学规划,整体管理,重点突破,分层指导,分步研究,滚动发展”的科研课题管理与指导体系。

(2)立项课题分级管理制度:在省、市教科所立项的课题分为一般课题与重点课题两类。一般课题作为群众性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立项课题的名份,由教师自主研究,结题时可参加年度成果(或论文)评审。省、市重点课题由省、市教科所直接指导和管理;县区部分委托县区教科室指导和管理,结题时省市里予以统一表彰。

(3)县级课题实行县区校三级管理,申报时行由学校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再分别由督导办和县教研室评审立项。个人课题实行县校两级管理。课题阶段总结由县教研室或委托教育督导办参加,并按时上交阶段成果及年度报表。

(4)逐级上报制度:全县学校在申报上级成果或课题时,须由县教研室统一组织或备案,否则不予认可。课题结题以成果鉴定书为准。申报成果的课题必须是已结题的课题,个人成果申报必须由学校出具书面推荐材料,否则不予受理。

(三)要了解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学校教科室不仅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者与组织者,也是学校领导的参谋和智囊。我们在制定教研工作规划、计划和制度时,一定要紧扣学校的中心工作,紧扣校领导的治校方略,紧扣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紧扣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

(四)要注意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作为教科室主任,“为官一任”,雁过留声。要注意收集各种科研信息资料(图书、报刊及其它资料)、各级(含本校)教科研管理制度资料、各级有关文件讲话资料、教师课题研究原始资料,等等。分门别类,文图并茂,为后来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这也是教科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教务主任应具备的能力)

三、学校教科室主任应具备行政能力素质

(一)文字及电脑操作能力。

搞课题研究要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教研管理也离不开文字工作,如起草通知、总结、讲话、汇报等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的水平也是一所学校教科研管理水平的体现,甚至是整个学校行政水平的一个反映。

1.作为教科研主任,被人称为“笔杆子”,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文字素质的培养。其实无论科研成果类文章还是行政性公文,都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典型事、数目字、理论句”。

如《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这些是典型事;历时十个月,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八万红军,到达陕北不足七千,这些是数目字;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这些是理论句。

2.电脑基本操作能力,对WORD、EXCEL、PPT和上网要熟悉。

(二)办会(活动)能力。

举办会议或活动是教科研管理工作中常有的事,这是作为教科室主任组织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组织能力的集中展示。活动的组织要有科学的程序和办法,只有热情是不够的。

1.举办会议(活动)的一般程序。举办一次会议或活动,最关键的是把问题考虑细致,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分工落实。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会议规范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要内容及议程、文字材料、会场布置、后勤接待、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分工等。重大会议还要印制一个《会务需知》发给参会人员。

(1)关于参加人员:包括领导、其他人员、新闻记者等。邀请领导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及时反馈。如需递送《请柬》,要标明时间、地点、行车路线、联系人及电话。

(2)关于文字材料:主要有议程、主持辞(不可印)、领导讲话、主体文件等,邀请领导时呈上讲话初稿,办会期间还要备份。特别是主席台上的材料要认真检查。

(3)关于会场布置:主要有横幅、标语、主席台、观众席等,主席台横幅是会议规范名称,主席台物品摆放主要有:桌牌、话筒、对应文字材料、纸、笔、茶水等。

2.“四个字、五个到”。举办会议(活动)的筹备工作的关键问题是抓好落实,而抓落实的原则是“早、细、严、实”。

①早,是指一切工作都要早着手、早准备、早到位,只有早着手、早准备,才能应对意想不到的变化,只有早落实、早到位,才能腾出时间应对突发性的任务。

②细,是指一切工作都要注重细节、要周密细致,“细节决定成败”,要特别关注盲点、临界点问题,不能出现棚架现象。

③严,是指要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力争使工作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

④实,是指各项工作要狠抓落实,确保按时到位,要“想到、说到、写到、做到、看到”。

(三)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主要指协调上级、协调校长(让我的意图通过领导落实下去)、协调教师(解决上下级和教师之间的问题)。

来源∣作者 李金红(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9:02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9:05

相关推荐